http://www.beerkeg.net/ 1.00 2019-01-28 always http://www.beerkeg.net/?m341pageno=2 0.80 2019-01-28 always http://www.beerkeg.net/?m332pageno=2 0.80 2019-01-28 always http://www.beerkeg.net/?m332pageno=3 0.80 2019-01-28 always http://www.beerkeg.net/?m341pageno=1 0.80 2019-01-28 always http://www.beerkeg.net/?m332pageno=1 0.80 2019-01-28 always
  購物車 (0)  
親,您的購物車空空的喲~
去購物車結算
德爾豐
當前位置

自釀啤酒初級教程

來源:山東德爾豐官網網址:http://www.deerfeng.cn

眾多酒類之中,啤酒是一種最為廣泛的酒品種類,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古巴比倫的歷史中。莎士比亞曾經稱贊其為“大麥的果汁”。



  盡管啤酒來自于西方,且傳入中國的時間也不過區區百年上下,但其擴張的速度和民眾普遍認可接受的程度,不可否決的表達了它的特別之處和注定輝煌。
 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,改革開放初期,全世界各大啤酒廠商企業紛紛挾巨資以及先進技術進軍中國市場,來開墾這片“人口最多市場最大且最為封閉的啤酒市場處女地”。然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,很多資本又紛紛撤出中國市場。因為一些經濟制度,以及地方保護主義,還有本土企業的低劣生產惡性競爭,大打價格戰,這令向來嚴謹的外國知名酒企業無所適從,生存艱難,只好放棄這片沃土,大規模撤退。極少數改良后生存了下來。
  這也是我們上世紀還能喝到那些不錯的品質的啤酒,而到了本世紀,就只剩下這些非常寡薄無味的低度劣質品質的啤酒了,靠的是廣告吆喝以及惡性的商業營銷和競爭,而非以品質口碑來獲得市場。
 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,中國確實還有一些好啤酒,也許都沒聽說過那些品牌,有的如今還有存留,有的就徹底消失了。比如很早期的老青島,那時候還出口到周邊一些亞洲國家;比如老藍帶,生產那種超大瓶(幾升)的玻璃瓶藍帶,滋味好極了;還有老金威(紅包裝),濃郁的巴伐利亞風味;還喝過一種叫做七匹狼品牌的啤酒,在15年前就要近乎200元一件的價格,那口感令人十多年后回想還是記憶猶新!可惜后來市場上就見不到這些,老藍帶、老金威了,卻有了那些低劣口感的別的藍X,還有寡薄平淡的X威,等等。
  越深入探尋好啤酒,對啤酒文化的感染也就越深刻。好啤酒不只是德國獨有產物,也不是專屬于慕尼黑的精彩。英國,愛爾蘭,比利時等地都釀造非常了不起的酒,很多甚至不流傳于市面上。尤其是比利時修道院那些修士們,以虔心的修行者的心智釀造的美酒,不可不謂之上帝的恩賜。
  我贊美紅酒,在西餐廳或者一些高級的聚會場合,它顯得如此的浪漫和高貴。但畢竟更多時候,我也少不了逗留于夜市大排檔,和兄弟朋友們喝個酣暢淋漓,肆意的談笑。在炎熱的盛夏的夜晚,也僅僅只有冰鎮啤酒能適合我,撲鼻的麥芽香,冰醇的質感,能讓身心產生各種舒適感受。
 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公民,很多方面是比較悲哀的。法制不健全,導致連嬰兒的奶粉都有諸多問題,更何況想喝個好點的酒?想要個能喝得入口的啤酒?還想還能小小貪杯一回,第二天不至于頭痛欲裂?幾乎不可能。以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絕大多數商品酒,拿到那些歐洲國家去,那肯定都不能上市。
  所以這些是我為何會行動起來。加入自釀啤酒行列的緣由。
  贅述一番,無非說明個自釀的初衷。言歸正傳,開始說自釀的方式。
  若只是想學會做成一種酒,這并不難,就好像10斤葡萄2斤糖那樣,不少人這樣做了很多年葡萄酒了。但是要想做好一種酒,那就會很復雜,用上專業的酵母,各種助劑,存儲環境,后熟…總之義理知識非常深奧。那些化學分子,構成,以及各種關鍵點控制把握,常常令人焦頭爛額,弄不清東西。不過,只要有心認真學習,敢于去嘗試,加上萬分的細致,我相信誰都有可能做出好品質的酒來。
  簡單的啤酒釀造方法也不例外,非常容易上手。除了幾種關鍵原料,另外就是一些稍微大點的家用廚具,日用品就行了。
  目前國內啤酒自釀的氛圍還不算太好,不如葡萄酒那么生機蓬勃。原料采購渠道還比較狹窄,以及風格風味選擇上還是較少。
  很多人前期開始釀造,都是以那些專業家庭或小型釀造啤酒公司買加工的半成品,如麥芽糖漿,也有些用麥芽精的。有些甚至連酒花都已經加好,你只用兌水并投入酵母,等待發酵就行了,非常便捷。做出來的酒,也比市場上強不少,能簡單的體會到自釀的樂趣。
  但對于傳統釀造而言,其中細微的風格控制,技術要點,以及成品的品質調整等等,是需要更多空間和變化的。所以我比較推崇用麥芽原料磨碎出糖來釀造,繁瑣了不少,但更專業,等同于使用相機的自動擋和A、M手動擋差別。


  以做15升原麥汁濃度12P的啤酒為例,前期需要準備的材料清單:
  一. 主要材料
  1.麥芽(進口大麥芽4kg);
  2.啤酒花(進口酒花20-30克);
  3.酵母(進口Ale酵母6-8克);
  4.水(純天然山泉水2桶);
  5.消毒液(酒精或者碘伏1瓶);
  二. 釀造工具
  1.大鍋(大約20升以上的鋁鍋或者不銹鋼桶,最好2個);
  2.純凈水桶(18.9升,最好2個比較適用);
  3.量筒(250ml);
  4.比重計(1.0-1.1比重計或者糖度計都行);
  5.PH試紙(試紙湊合能用,酸度測試筆則更好,但一定要記得買2點精確校準的);
  6.燒瓶(250ml用于分離和存放酵母泥,簡單辦法就啤酒瓶消毒壓蓋存放酒泥也行);
  7.硅膠管(8*12大小比較合用,最好1.5-2米的2根);
  8.吹氣球(大號);
  9.溫度計(標準K型熱電偶快速反應溫度計比較好用);
  10.氧氣泵(金魚缸那種,不過要換一根1米4*6的硅膠管,避免原配管子氣味污染);
  11.磨碎機(手搖磨碎+絞肉兩用那種即可);
  12.壓蓋機(皇冠蓋封口機);
  13.硅膠塞(口徑18-25mm適合純凈水桶口徑,中間開孔)
  14.啤酒瓶(自家留幾十個就行,嚴格洗刷消毒,最好是棕色)
  15.克秤、公斤秤(克秤0.1-500克,公斤秤稱量5-10公斤較為精準即可)
  16.(沒想到的后補)
  主要流程:
  麥芽磨碎——糖化過濾——熬煮麥汁——裝桶發酵——裝瓶熟化
  詳細流程:(以15升12P原麥汁濃度為例)
  第一步 麥芽磨碎
  家釀來說,粉碎是個細致活。麥芽很脆,很容易碎,但不是磨碎了就行的。一般有干濕兩種粉碎的辦法,干粉碎法無法保證出糖的順利,所以通常都采用回潮粉碎的辦法,用手搖磨碎機人工磨碎。提前5-10分鐘在麥芽上噴灑少量的水來濕潤麥粒表皮,達到麥皮破裂而保持比較完整,類似谷殼一樣的結構。麥粒碎裂,粉末較少,顆粒大小均勻。這樣利用麥麩作為天然的過濾層,較容易得到清亮的麥汁,在后面的出糖過濾過程中極為重要。
  磨麥芽比較耗費體力的,可以當做在鍛煉身體和臂力,節約不少買健身器械的花費。手搖磨碎機的調整粗細較為難于把握尺度,應多次調整并觀察磨碎的情況,達到粗細顆粒均勻協調。磨碎程度太粗,麥芽出糖不好,浸出物少,后期酒質也會受到影響;磨得太細,出糖時過濾就會變成漫長和痛苦的過程。
  麥芽用量控制應根據麥芽品質和出糖率來定,常見的家釀多在50-60%出糖率之間。做15升12P原麥汁濃度的啤酒,理論值3.5公斤麥芽即可釀造15-16升啤酒,實際操作中,加上后發酵的部分,用4公斤麥芽。
  第二步 浸泡出糖
  出糖的方法很多,自由靈活,并不是固定不變的。工業上的出糖過程比較復雜,采取階段控溫和措施,對浸出物和出糖率指標有一定要求。自釀一般出糖率一般達不到很好,但相關過程對浸出物以及酒的品質影響較大,所以也是極為重要。很多人并不愿意太麻煩,想簡簡單單喝到多好的酒,其實那又怎么可能?俗話說得好:又要馬兒跑,又要不吃草。癡人總是如此,只想世間能有雙全法。
  較為簡易出糖法,直接用加熱到70來度的熱水倒入麥汁,得到綜合溫度在65-68度之間的麥醪汁,并保持一個小時以上來糖化,然后升溫到75度后并過濾。這辦法簡單易行,但是不利于麥汁成分的組合和分解轉化,對啤酒品質也無法提高。更精釀的方式,采取分段精確控溫出糖法。
  1.出糖用水
  水的鮮活天然性很重要。傳統釀造認為,好水才能出好酒。無論古今中外,釀啤酒還是釀茅臺,對水源都很講究。
  我喜歡茶道,品茶對水也是更為認真細微,古人有專門品泉論水質的文字。故此家中經常都常備好幾種水,經常會調整選擇使用各種桶裝水,瓶裝桶裝都有,但無一例外都是純天然的山泉或者深井的地下水,從不用那些工業化生產的純凈水品牌。除了品質上要求純凈之外,對水還要求有一定“活性”,這只有自然界里未曾污染的水可以達到。
  水也是有生命的,似乎有點玄乎。這個觀點可以參照那個日本人江本勝寫的《水知道答案》一書,有些人推崇,也有些人罵那是偽科學,但我認為這個和西方有人研究“靈魂的重量”是一個概念的東西,客觀看待,其中也不無道理。擇其善者而信從,不盲目追隨就是。
  2.酸堿度控制
  水的PH值對釀造影響很大,出糖時麥芽中的各種酶都有自己最適合的酸堿度范圍,以及后面的酵母工作環境,PH值也是非常關鍵,以5.2-5.4為最佳。但這不是說弱酸性或者弱堿性的水就不能釀造好酒。西方國家有些知名的高品質酒,就是以較硬的水或者偏軟的水釀造的,具有一個上下波動的范圍。一般而言,只要不是那些超硬的或者被污染的水,都可以用來釀酒,但要懂得關鍵點并測試,再作出調整后使用。以我的經驗而言,釀造淺色麥芽的啤酒,水的初始PH值在6.7-6.8之間,燒開后涼冷7.5-8.0之間比較好。
  麥芽通常有淺色麥芽和深色之分。淺色麥芽遇到稍硬的水,PH值就會較高,不能達到最佳出糖的范圍。若能加入部分烘焙的深色麥芽乳酸麥芽,PH值就能調整到適合范圍。工業上也有些用化學品磷酸調整的辦法,家釀中不建議采用,選擇更適合的較好的水品質就行。
  常規PH值測試多是采用精密試紙,我從以前做葡萄酒就買了好幾疊,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色弱還是色盲(反正不是色狼),總看不準。
  后來知道有種東西叫PH計(或叫PH測試筆PH測試儀),比較好用。但這個東西需要定期校正它的準確度。一位比較專業的朋友告知我一定要買那種2點校準的才能準確。
  3.水的用量
  用水通常為麥芽的2-5倍,通常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。比如若水堿度大了,加入了一些深色麥芽來降低PH,那這個時候麥芽和水的比例一般為1:2-3之間。而若麥芽磨得太碎導致粘度太大不好過濾的麥汁,也可以調高一些麥芽和水的比例,如1:4,更利于出糖。
  4.出糖溫度和時間控制
  出糖過程對溫度的要求,和酸堿度一樣,各種酶最佳利用率和各種物質化學分解變化,都有最適合的溫度區間。其各自細微特性和轉變過程太過復雜略過不提,簡要說下幾個關鍵的溫度范圍和時間段。
  浸出法出糖,一般直接加熱,但不能使用電磁爐。否則太容易糊鍋,可用液化氣,或者封閉電爐等設備溫加熱,找根長點的木棒竹棍進行攪拌。
  把水加熱到35-40度,投入磨碎的麥芽;
  35-40度浸泡麥芽階段,用于浸泡出一些酶,以及形成酸性物質,調控PH值保持在5.3左右;
  40-55度分解蛋白階段,形成可溶性氮等作用;
  45-50度形成一些氮成分,磷酸鹽和蛋白以及葡聚糖繼續分解;
  62-70度麥芽糖糖大量生成,為出糖的主要過程;
  75-78度大多數酶失活,分解殘余淀粉。至淀粉碘化反應完全,就可以準備過濾分離麥汁了。
  5.出糖常用操作流程:
  用3倍的水加熱至38-40度浸泡麥芽(保持38度30min)——加熱到48-52度(保持在52度20min)——加熱到62-68度(這個過程可以用緩慢升溫辦法靈活控制,也可以采取分段62-63,66-68控溫,總時間控制在60min)——加熱到75-78(碘化反應完全后過濾分離麥汁),整個出糖過程從加熱起到終止糖化,在4小時左右完成。
  6.過濾麥汁
  釀造純大麥啤酒,前期的磨碎過程,直接決定過濾麥汁的難易程度。
  若是磨碎程度控制得非常好,則很容易就能得到清亮而純凈的麥汁。若是磨得太碎麥芽粉末太多,或者麥皮碎得比較嚴重,那過濾過程將會非常痛苦而漫長。
  一般直接用硅膠管插在糖化鍋或者桶里,較難抽出麥汁,很容易被麥粒麥芽醪堵住。最為簡單的“山寨過濾器”:找個稍硬的可樂瓶,用電烙鐵或者燒紅的鐵絲在瓶子上燙很多孔,可以密密麻麻的燙幾百個那么多,蓋子上燙個大孔插入硅膠管,把這套簡易過濾裝置埋入麥芽醪的最底下即可較為順利的抽取麥汁。
  首先抽出來的麥汁肯定是非常渾濁的,用個大碗或者水瓢什么的接住,然后輕輕的(注意不要太劇烈沖動了麥糟)倒回桶子里,重復幾次之后,就能看到管子里流出來的是那種較為清亮的麥汁,這種就用另一個大鍋子或桶子接住(溫度太高就不能直接用純凈水桶接)。
  第一批麥汁濾出后,注意不要弄動麥糟,保持原狀不動。另外用燒水壺燒一些水到80多度樣子,再次緩慢注入麥糟桶里,加注量稍稍蓋過麥糟一些即可。稍稍等個10分鐘,即開始第二次抽取麥汁,同樣重復倒回幾次,流出清亮麥汁,就用大桶接住。
  洗槽過程,一般重復2-3次即可。原則上以最后一次接的麥芽汁殘糖測試應該控制在1.0-1.5%樣子。高品質啤酒一般控制在1.5%以上舍棄殘糖部分。
  最終得到總量的麥芽汁數量該比計劃做的啤酒多出5-10%,比如計劃做15升(純凈水桶剛好一桶,上部要留出發酵空間)啤酒,則應該得到16-17升麥芽汁,因為后期的煮沸需要蒸發消耗不少水量。
  第三步 熬煮麥汁
  1.熬煮控制
  過濾得到的清亮的麥汁,再倒一次桶分離掉底部沉淀的雜質后,便可盡快開始熬煮,這時還有較高余溫,可以少消耗能源。
  熬煮的作用很多,最關鍵在于析出蛋白成分,以及加入酒花改變啤酒的口感,和增加穩定。
  煮沸的時間80-90分鐘比較合理,煮沸的強度以較為強烈的沸騰而不溢出為原則。強對流更利于析出和沉淀分離蛋白成分。
  2.添加酒花
  煮沸過程中分批次加入啤酒花來增加苦味香味,平衡口感,增強啤酒的品質穩定。添加方法也可以比較靈活,且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特性的酒花,有香花和苦花分別。但是國內自釀現在還未興起,所以各種酒花品種的采購并不容易。現在商品酒花多以加工好壓成條狀顆粒的為主。
  國產酒花比較廉價,但是品質穩定性一般。進口酒花品質不錯,但價格較高。
  添加酒花的數量,一般控制在200-300克/100升酒之間。具體用法和數量,依據各人口感而定。不喜歡太苦且也不反感甜味,可以適當的少加,15升啤酒我一般添加總數20克,還是一種香花類型。排斥太甜而喜歡稍苦的感覺,有點類似苦咖啡的風格,那可以多加酒花,15升啤酒加30-40克也行,且更利于保存過程中的品質穩定。
  添加的方法,有一次投入的,也有分批加入,二次或者三次。以分三次投入煮沸90分鐘,在煮沸10分鐘時候投入總量20%,促進蛋白析出和壓制過多泡沫;40分鐘后加入總量的50%,萃取酒花中苦味物質,以此平衡麥芽汁中不可發酵的糖分帶來的甜味口感(若有選擇使用苦花類型);最后一次投入在結束熬煮前5-10分鐘,投入剩下的所有酒花(若有選擇可以選用香型酒花)。
  3.急速冷卻
  結束熬煮后,應當立即進行瞬間冷卻。麥芽汁在煮沸時候,由于水蒸汽保護,不會接觸過多氧氣。但是一旦停止加熱,90多度的麥芽汁最容易被氧化生成對酒口感不利的物質。這段時間若接觸到太多空氣,就會對啤酒的風味不利。少量釀造的家釀中,沒有什么能比直接投入冰水冷卻更迅速了。可以在做酒的前一日準備幾瓶大瓶的冰水冰凍起來備用。在停止加熱后立即投入100度的熱麥汁中,蓋上蓋子,大約能在3-5分鐘內冷卻到80多度樣子,這個時候氧化的負面影響就不大了。
  4.熱沉淀物分離
  回旋分離熱凝固物,到了80度以下,繼續用水浴進行冷卻,把整鍋麥汁放置在一個較大的裝滿冷水容器里。找一根長點的木棍或竹竿進行快速攪拌,形成一個漩渦,這時候熱凝固物和酒花碎屑雜質等,就會集中在中央并沉淀下來,用硅膠管抽取熱麥汁到另一個桶里。硅膠管的頂端可以做一些設計,我是把硅膠管口剪成齒狀,弄個瓶蓋鉆上孔,然后用細銅絲系在管口頂端,以防止抽取底部太多熱凝固物。
  5.分離冷凝固物和充氧
  分離掉熱凝固物后,繼續對麥汁進行水浴冷卻,不斷的往水浴大盆里添加冷水。溫度低于60度以下,就會逐漸析出冷凝固物,25度時析出最多。冷凝固物也會和熱凝固物一樣給發酵帶來諸多不利影響,工業上多采用錐形灌和浮選法分離,自釀也可以采用浮選法,用個魚缸的充氧泵對麥汁充氣,用水瓢撇除表面的浮沫。這樣既分離了細微的蛋白和雜質凝固物,又完成了麥汁發酵前的充氧。
  工業上充氧采取檢測手段,但是溶氧儀價格昂貴,不適合家釀需求。一般用魚缸氧氣泵進行浮選法時,就已經對麥汁進行充氧了。溫度保持在25度上下,充氧(浮選)時間控制至少在30分鐘以上較好。完成后再繼續降溫到20度,就可以虹吸進發酵桶了。
  6.本階段注意要點
  之前的所有過程,只要做好基礎衛生就行了。但是從停止加熱煮沸那一刻起,麥汁就存在高風險的細菌微生物污染!且涼冷的麥汁是細菌最喜歡的食物!所以,停止加熱后每個步驟,必須注意好每個細節上的衛生和消毒狀況,完全杜絕細菌的污染。像硅膠管、充氧泵、裝麥芽汁的鍋或桶,都必須嚴格做好高溫或酒精消毒。主發酵(純凈水桶)容器因為是PET材質,不能采取高溫消毒,只能用碘酒或者酒精消毒,且之后又必須以無菌水多次沖洗至完全干凈。
  第四步 裝桶發酵
  1.酵母品種
  啤酒的釀造分為上面發酵和下面發酵。
  上面發酵是艾爾(Ale)酵母發酵啤酒,這種方式能較好產生水果味脂香,具有比較濃厚的風格,也比較適合瓶中后發酵,在家釀中較為易于控溫,但酵母沉降性一般。
  另一種是下面發酵(Lager),也有各種特性和香型風格,但發酵以較低溫度進行,高溫下生成高級醇或其他副產物等不利因素,酵母沉降性比較好。目前全世界商業啤酒品牌行列里大多屬于這種,中國啤酒市場目前幾乎全是下面發酵的啤酒。
  在傳統的釀造方法和傳統的修道院手工釀造中,基本都以上面發酵為主。
  酵母菌種產地特征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。較專業的自釀基本都是選用進口酵母,有德國生產的,也有英國、法國、比利時等等國家的,但是國內零售渠道能買到的品種極少,也就不多做分析,是進口的專業上面發酵的啤酒酵母就行。國產某品牌好像也有生產啤酒酵母,但我沒信心亦不曾試用,故不做評價。
  2.酵母投放
  充氧完成并冷卻后的麥汁,要盡快裝桶啟動發酵。酵母使用前可以直接投放也可以活化后投放,后者效果更好。活化方法又分為純水活化和淡麥汁(4-6Bx)活化。干酵母數量上一般取千分之5比例,用燒瓶裝十倍于酵母數量的原麥汁,兌等量的無菌純水,溫度在28度左右投入酵母,搖晃使其均勻,然后靜置約2小時再投放到發酵桶中。以15升酒為例,用6克干酵母,60ml原麥芽汁,60ml純水進行活化。
  3.主發酵過程
  投放酵母后的發酵桶應馬上做好水封隔離空氣,以免感染雜菌。純凈水桶那個小孔大約是19mm,用18-25的帶孔硅膠塞正好。硅膠塞頂端插入一根L型小玻璃管,接根6*8的乳膠管,另一端放在裝滿水的啤酒瓶里。
  一般6小時后就能看到桶內液面上有少量氣泡,12-15小時液面氣泡較多聚集成花菜狀,20小時后進入主發酵階段。啤酒廠這個時候一般會采取轉到主發酵罐,以分離底部的雜質。自釀就只能虹吸倒桶,所以最好得準備2個純凈水桶,同樣必須嚴格注意好硅膠管乃至吹氣球的消毒。
  主發酵一般維持2-3天旺盛期,這階段發酵劇烈,溫度有明顯上升,液面凝聚較厚的細膩泡沫。若溫度上升過快,可以把發酵桶放入裝滿冷水的大盆子里,以水浴控制降溫,控制在18度左右,以減緩發酵速度和降低溫度。
  發酵高峰大約持續到3-4天后,就進入減弱階段。這時候上面的泡沫會逐漸減少,且呈現黃褐色。這個階段可以稍微升溫,恢復到20-22度之間,以幫助發酵更為順利徹底。
  4.酵母回收
  7-10天后,再一次倒桶,注意小心不要攪動了底層的酵母。最后把收集的酵母泥保存到錐形瓶里,加入少量的無菌麥汁,搖晃幾次釋放出CO2并透入較為潔凈空氣,然后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(0-2度)來保存酵母。這個時間段里收集的酵母最為純凈。酵母的保存理論上是2周,實際操作中大多保存了一個月也還行。通過這種方式收集的酵母,可以延續使用5代以上保持良好。如能在倒桶取酵母時提前12小時降溫5度,將能收獲更多酵母泥。
  剩余的未沉降酵母仍在發揮余熱,繼續辛苦的釀造美酒,并在殘糖不足時候,休眠之前釋放出那些極為有利改善啤酒風味的物質。
  主發酵時間一般保持在10-15天為宜。
  第五步 裝瓶熟化
  第10-15天后,當糖度下降到3.5-3.8Bx以下,再次降溫5-10度并在12小時后倒桶,分離發酵罐底部的酵母泥沉淀舍棄,得到相對比較純凈透亮的啤酒。裝瓶后進行瓶中后熟和生成CO2。
  簡單操作把120克白糖融化在200ml開水里,涼冷后加入發酵桶內,然后裝瓶封蓋。考究點的辦法是前期就預留好麥芽汁,以同樣濃度大約6-8%比例加入。二氧化碳的濃淡依據自己對氣泡的喜愛程度掌控,好啤酒并不是以過于豐富的泡沫來表現特點的。啤酒二氧化碳的適口性一般控制在0.5%左右比較適口,但不能太少或者過量。太少就平淡寡薄無刺激殺口感,太多則氣泡會把啤酒沖出瓶子來,且還有爆炸的可能產生危險!所以得根據瓶子質量等綜合因素考慮,保守情況控制在90克白糖或者6%麥汁之內。
  裝瓶后的啤酒靜置放在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空間,前期最好是20度的室溫環境里,等待瓶內豐富的CO2生成,成熟,酵母泥的沉淀,并釋放出那些適口的轉化成更醇和柔軟細膩的口感。
  3-4周,這個時候是鮮啤酒,但可以先偷著先嘗一口滋味了,沒幾個釀友能忍住這段時間不開瓶的。這些酒與你平日里喝的那些工業化酒不同,酒精度數在5-6之間,一瓶頂兩瓶,可別貪杯啊,醉了不知。
  7-8周,啤酒已經基本熟化,瓶中殘余的酵母也釋放出不少利于口感豐富和飽滿酒體的物質,顯得更加圓潤。這個時候轉到比較陰涼的環境中保存更好。
  10周后,你的酒應該很不錯了,好啤酒是耐儲存的,品質較好的能有1-3年保存期。雖然你知道你的工藝把握得怎么樣。某個修道院的宣傳詞一樣:我們賣的絕對不新鮮。所以可以有點信心。但還是需要定期開一瓶來觀察和品嘗,若發現酒體有渾濁跡象,或者滋味有不太好的感覺,那就該趕緊加速喝掉了。
  關于自釀啤酒的基本流程,就寫到這里。把握好這些步驟,誰都可以做出令自己喜愛的啤酒來。甚至還不用等到啤酒成熟,磨麥芽的時候,你就能為那香味而歡呼了。等到啟動發酵,麥芽汁里的水果香,可以讓你心曠神怡。
  千萬不要等到兩個月后都還沒開始你的第二次,那時候會青黃不接的。除非你實在不能喝也不喜歡喝酒。一批(15升)只有20多瓶,一個人2個禮拜就能喝完,別忘記自己還有朋友哥們幫忙,知道有好酒就絕對留不住!我一兄弟喝了我的自釀啤酒后,贊不絕口,感言只有在上世紀80年代里才喝到過那個味道!如此贊美,你怎么能吝嗇不趕緊搬出幾瓶來贈與分享?所以消耗很快,第一批裝瓶十天后,試喝沒有什么問題,滋味對頭,你就該考慮做第二批了。
  第二次就重復以上這些過程,只是加入的不是活化酵母,而是上次冷藏保存的酵母泥。理論上接種量1.5~1.8×107個/ml麥汁,即0.5-0.8%L濃酵母泥每百升原麥汁,一般取90-100ml濃酵母泥,完全足夠15升酒。



聯系方式

德爾豐張明微信二維碼_副本.jpg?

電 話:0532-88180838   手 機:18905327267(微信同號) 傳 真:0532-88832155

郵 箱:deerfeng@foxmail.com    抖音號:deerfeng?

地 址: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即支二路8號

本站關鍵詞:啤酒桶啤酒桶清洗機啤酒桶灌裝?機不銹鋼化工桶?,化工桶扎啤機格瓦斯保鮮桶精釀啤酒設備?


登錄
登錄
我的資料
購物車
0
留言
回到頂部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齐齐哈尔市| 罗江县| 新郑市| 禄丰县| 思南县| 库尔勒市| 洮南市| 当雄县| 伊金霍洛旗| 科技| 卢氏县| 鄂托克前旗| 旺苍县| 日喀则市| 平乐县| 鹤庆县| 缙云县| 西吉县| 仁怀市| 富锦市| 湛江市| 海口市| 台东市| 苍南县| 饶阳县| 亚东县| 宣武区| 龙州县| 永康市| 长宁县| 法库县| 禹城市| 收藏| 苏州市| 蓝山县| 卢龙县| 都兰县| 奇台县| 乌拉特后旗| 高密市| 青龙|